各国监管对比特币的“围追堵截”,或许是防止多米诺式崩盘、金融危机爆发的一步大棋?
5月19日,加密货币市场集体崩跌,比特币一度狂泻30%,最低跌至29000美元,以太坊盘中跌幅超45%,狗狗币最高损失56%,主流的一些虚拟货币一日之间几乎全线腰斩。资金疯狂出逃,交易平台直接“拔网线”,停止买卖和赎回,收获了一众炒币人最大的恶意。
随后,ARK女股神、马斯克等币圈大佬相继发声,加密货币市场终于止跌反弹。但在过去24小时,83万人爆仓近90亿美元,最大单笔爆仓在火币交易网,价值6700万美元。造富神话瞬间破灭。
近期,全球官方关于加密货币的发声越来越密集,中国央行发文加强监管、内蒙古设立虚拟货币挖矿企业举报平台、欧洲央行金融稳定报告提及加密资产泡沫、美联储对投资者发出警告……各方话事人难得有达成共识的时候,使得这一次比以往几次更加惨烈。
从1万美元到6万美元,关于比特币的各种讨论一直没停过,违法、洗黑钱、收割韭菜、铸币税、阴谋、破坏环境……诸多观点都有市场。视角再放高一点,站在维护市场稳定的角度来看,当下各国对比特币的围追堵截或许是防止金融危机2.0到来的一步大棋。
1 多米诺式崩盘,需要“推一把”
每一次的金融市场的牛熊轮回,都是跟着经济周期“复苏、繁荣、衰退、萧条”,最后都会走向高泡沫和高杠杆,有时靠时间消化膨胀的部分安然度过,有时以崩盘的形式短时间内完成价值回归。
回顾过去几次危机,因与果之间都有一个明显的导火索,将危险游戏推向无可挽回的地步。
1、互联网泡沫和微软
90年代,从冷战军备竞赛中脱身的美国推动了一场信息技术革命。当时的一批高科技公司,如微软、英特尔、IBM等,不仅具备优秀的盈利能力,更能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人们对科技股的热情日益高涨。
这场春风最后吹出了一场互联网泡沫,纳斯达克100指数顶峰时期市盈率高达85倍。很多互联网概念公司在IPO的时候,就享受2-5倍的股价攀升。老牌强者中,微软股价从1997年到1999年涨幅达到惊人的475%,而消化这个泡沫,微软花了14年时间。
1999年,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就预感经济过热,宣布加息,利率一路攀升到6%,但市场并没有立刻崩溃。而是直到2000年1月比尔·盖茨辞职,微软也被贴上反垄断的标签,面临拆分的危险。
科技股巨头可能陨落的消息加剧了人们对科技股的恐慌心理,加息效果发酵,牛市终结。
2、金融危机和“两房”
2008的危机始于小布什的那句“居者有其屋”。政策刺激、流动性过剩催生了美国房市股市泡沫,6年间美国10大城市的房价均价翻了2倍,首付(杠杆)由30%降低至5%甚至0%,而RMBS、CDO、CDS等金融衍生品不但进一步放大了融资杠杆,也将房市的一部分风险转嫁到了股市,把银行、投行、基金、投资者统统绑上了战船。
为了抑制经济过热,美联储于2004年中开始快速加息,联邦基金利率由1.0%升至5.25%。一方面,高利率抑制居民新增贷款,购房需求减弱,2006年7月开始房价见顶下跌;另一方面,随着货币收紧,抵押贷款利率居高不下,低收入群体偿债压力加剧,房贷违约比例剧增。
房利美、房地美首当其冲,建立在次贷之上的各种衍生品价值也大幅缩水。2008年9月,濒临破产的“两房”被政府接管,著名投行雷曼兄弟破产、美林被收购,迅速波及到其他金融机构和国家,最终汇聚成一股席卷全球的大风暴。
资产泡沫和杠杆做好铺垫,最后由一个导火索引发全线崩盘,这是历史的经验。金融市场的各部分是同步联动的,一个环节的崩塌会引起其他环节的连锁反应,如果其他部分是健康的,影响就会被锁定在一定区域内,但当所有环节都处于一个岌岌可危的状态时,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很容易就形成全面的倒塌。
从源头来看,导致泡沫破裂的最大原因都是美联储加息,但总是通过一个“点”的形成“面”的席卷之势,而这个“点”需要足够大。
比如,比特币。
2 这一次是比特币危机?
历次金融危机,内在逻辑都是高债务和高杠杆的快速积累和不可持续。
2020年疫情,美联储货币超发程度创下历史之最,极低的借贷成本和溢出的流动性推高了各种资产的价格。根据席勒市盈率,标普500当前的估值水平为36.5,超过历史上的绝大部分时间,只低于互联网泡沫顶峰时期。
投机行为日益活跃。从去年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上市潮,到今年的“人类史上最大单日亏损”的Archegos爆仓事件,以及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的加密货币疯狂行情,投资者愿意承担的风险上限不断提高。数据显示,美国对冲基金整体账面总杠杆率达到247%,一季度美国家庭持有股票占其金融资产总比例已经升至41%,都是历史最高水平。
负债方面,年初美国已有10.56万亿美元未偿还企业债务,一季度继续发行近300亿美元的风险债务,到现在企业已经负债累累,其中评级可能降入垃圾级的债券规模高达2.25万亿美元,接近历史高位,约占企业债总额的35%。 杠杆方面,截止到3月末,美股融资余额超过8000亿美元,隐含的杠杆水平为2.7,低于2018年3倍左右的高点,但已经超过2014年。
泡沫和高杠杆实际存在,而随着美国国内通胀情况的加剧,加息的预期也越来越强烈。可以说,现在的美国金融市场,已经具备了泡沫破灭的基础,加息落地,届时差的只是一个导火索,这个导火索可能是对巨头的反垄断,可能是特斯拉走下科技神坛,也有可能是比特币的暴跌。 在去年极度疯狂的行情中,交易平台最高125倍的杠杆也有人敢于尝试,比特币从3800美元一路飙升至近65000美元,狗狗币一年内翻了100多倍,CSPR上市第一天就暴涨2万倍,以及各种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阿猫阿狗币,成就了一个个造富神话。当然,几十万人集体爆仓的盛况隔两个月也会来一次。
和股市类似,加密货币的牛市纯粹是资金和杠杆推动的。截止到目前,加密货币的总价值为1.76万亿美元,这轮下跌前最高达到2.55万亿美元,而4月末美元的总流通量不过2.15万亿美元,只能用“离谱”两个字来形容。
如果任由这种投机发展下去,杀红了眼的玩家大概率会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玩法,而不仅限于平台自带的杠杆,等到美联储加息,它的泡沫自然破裂,导致百万人爆仓,资金压力传导至股市、债市,引发一场崩盘并非不可能。
相比郁金香,比特币可牛多了,这只“蝴蝶”成长了12年后,已经有了足够的风力来打击庞大的金融市场。
3 结语
凯恩斯理论成为主流是时代的产物,虽然如今凸显出来的弊端越来越大,但至少有一点还有市场——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泡沫自然破裂的代价是非常大的。1929年美联储信奉“清算主义”,这种思考经济运行的方式的结果是一场历史性的大萧条。
赶出加密货币中沉淀的大量资金、降低风险,监管方有100%的动机去做这些事。在加息预期越来越强的时候,虚拟资产及时去泡沫、去杠杆是美联储乃至其他央行都乐意见到的。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来的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崩盘如果来得太晚,就会越痛。越早,代价就越小。
适当泄压,分批次承受大放水的后果,提前降低风险,或许就是精英们的自救。
5月19日,加密货币市场集体崩跌,比特币一度狂泻30%,最低跌至29000美元,以太坊盘中跌幅超45%,狗狗币最高损失56%,主流的一些虚拟货币一日之间几乎全线腰斩。资金疯狂出逃,交易平台直接“拔网线”,停止买卖和赎回,收获了一众炒币人最大的恶意。
随后,ARK女股神、马斯克等币圈大佬相继发声,加密货币市场终于止跌反弹。但在过去24小时,83万人爆仓近90亿美元,最大单笔爆仓在火币交易网,价值6700万美元。造富神话瞬间破灭。
近期,全球官方关于加密货币的发声越来越密集,中国央行发文加强监管、内蒙古设立虚拟货币挖矿企业举报平台、欧洲央行金融稳定报告提及加密资产泡沫、美联储对投资者发出警告……各方话事人难得有达成共识的时候,使得这一次比以往几次更加惨烈。
从1万美元到6万美元,关于比特币的各种讨论一直没停过,违法、洗黑钱、收割韭菜、铸币税、阴谋、破坏环境……诸多观点都有市场。视角再放高一点,站在维护市场稳定的角度来看,当下各国对比特币的围追堵截或许是防止金融危机2.0到来的一步大棋。
1 多米诺式崩盘,需要“推一把”
每一次的金融市场的牛熊轮回,都是跟着经济周期“复苏、繁荣、衰退、萧条”,最后都会走向高泡沫和高杠杆,有时靠时间消化膨胀的部分安然度过,有时以崩盘的形式短时间内完成价值回归。
回顾过去几次危机,因与果之间都有一个明显的导火索,将危险游戏推向无可挽回的地步。
1、互联网泡沫和微软
90年代,从冷战军备竞赛中脱身的美国推动了一场信息技术革命。当时的一批高科技公司,如微软、英特尔、IBM等,不仅具备优秀的盈利能力,更能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人们对科技股的热情日益高涨。
这场春风最后吹出了一场互联网泡沫,纳斯达克100指数顶峰时期市盈率高达85倍。很多互联网概念公司在IPO的时候,就享受2-5倍的股价攀升。老牌强者中,微软股价从1997年到1999年涨幅达到惊人的475%,而消化这个泡沫,微软花了14年时间。
1999年,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就预感经济过热,宣布加息,利率一路攀升到6%,但市场并没有立刻崩溃。而是直到2000年1月比尔·盖茨辞职,微软也被贴上反垄断的标签,面临拆分的危险。
科技股巨头可能陨落的消息加剧了人们对科技股的恐慌心理,加息效果发酵,牛市终结。
2、金融危机和“两房”
2008的危机始于小布什的那句“居者有其屋”。政策刺激、流动性过剩催生了美国房市股市泡沫,6年间美国10大城市的房价均价翻了2倍,首付(杠杆)由30%降低至5%甚至0%,而RMBS、CDO、CDS等金融衍生品不但进一步放大了融资杠杆,也将房市的一部分风险转嫁到了股市,把银行、投行、基金、投资者统统绑上了战船。
为了抑制经济过热,美联储于2004年中开始快速加息,联邦基金利率由1.0%升至5.25%。一方面,高利率抑制居民新增贷款,购房需求减弱,2006年7月开始房价见顶下跌;另一方面,随着货币收紧,抵押贷款利率居高不下,低收入群体偿债压力加剧,房贷违约比例剧增。
房利美、房地美首当其冲,建立在次贷之上的各种衍生品价值也大幅缩水。2008年9月,濒临破产的“两房”被政府接管,著名投行雷曼兄弟破产、美林被收购,迅速波及到其他金融机构和国家,最终汇聚成一股席卷全球的大风暴。
资产泡沫和杠杆做好铺垫,最后由一个导火索引发全线崩盘,这是历史的经验。金融市场的各部分是同步联动的,一个环节的崩塌会引起其他环节的连锁反应,如果其他部分是健康的,影响就会被锁定在一定区域内,但当所有环节都处于一个岌岌可危的状态时,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很容易就形成全面的倒塌。
从源头来看,导致泡沫破裂的最大原因都是美联储加息,但总是通过一个“点”的形成“面”的席卷之势,而这个“点”需要足够大。
比如,比特币。
2 这一次是比特币危机?
历次金融危机,内在逻辑都是高债务和高杠杆的快速积累和不可持续。
2020年疫情,美联储货币超发程度创下历史之最,极低的借贷成本和溢出的流动性推高了各种资产的价格。根据席勒市盈率,标普500当前的估值水平为36.5,超过历史上的绝大部分时间,只低于互联网泡沫顶峰时期。
投机行为日益活跃。从去年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上市潮,到今年的“人类史上最大单日亏损”的Archegos爆仓事件,以及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的加密货币疯狂行情,投资者愿意承担的风险上限不断提高。数据显示,美国对冲基金整体账面总杠杆率达到247%,一季度美国家庭持有股票占其金融资产总比例已经升至41%,都是历史最高水平。
负债方面,年初美国已有10.56万亿美元未偿还企业债务,一季度继续发行近300亿美元的风险债务,到现在企业已经负债累累,其中评级可能降入垃圾级的债券规模高达2.25万亿美元,接近历史高位,约占企业债总额的35%。 杠杆方面,截止到3月末,美股融资余额超过8000亿美元,隐含的杠杆水平为2.7,低于2018年3倍左右的高点,但已经超过2014年。
泡沫和高杠杆实际存在,而随着美国国内通胀情况的加剧,加息的预期也越来越强烈。可以说,现在的美国金融市场,已经具备了泡沫破灭的基础,加息落地,届时差的只是一个导火索,这个导火索可能是对巨头的反垄断,可能是特斯拉走下科技神坛,也有可能是比特币的暴跌。 在去年极度疯狂的行情中,交易平台最高125倍的杠杆也有人敢于尝试,比特币从3800美元一路飙升至近65000美元,狗狗币一年内翻了100多倍,CSPR上市第一天就暴涨2万倍,以及各种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阿猫阿狗币,成就了一个个造富神话。当然,几十万人集体爆仓的盛况隔两个月也会来一次。
和股市类似,加密货币的牛市纯粹是资金和杠杆推动的。截止到目前,加密货币的总价值为1.76万亿美元,这轮下跌前最高达到2.55万亿美元,而4月末美元的总流通量不过2.15万亿美元,只能用“离谱”两个字来形容。
如果任由这种投机发展下去,杀红了眼的玩家大概率会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玩法,而不仅限于平台自带的杠杆,等到美联储加息,它的泡沫自然破裂,导致百万人爆仓,资金压力传导至股市、债市,引发一场崩盘并非不可能。
相比郁金香,比特币可牛多了,这只“蝴蝶”成长了12年后,已经有了足够的风力来打击庞大的金融市场。
3 结语
凯恩斯理论成为主流是时代的产物,虽然如今凸显出来的弊端越来越大,但至少有一点还有市场——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泡沫自然破裂的代价是非常大的。1929年美联储信奉“清算主义”,这种思考经济运行的方式的结果是一场历史性的大萧条。
赶出加密货币中沉淀的大量资金、降低风险,监管方有100%的动机去做这些事。在加息预期越来越强的时候,虚拟资产及时去泡沫、去杠杆是美联储乃至其他央行都乐意见到的。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来的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崩盘如果来得太晚,就会越痛。越早,代价就越小。
适当泄压,分批次承受大放水的后果,提前降低风险,或许就是精英们的自救。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下一篇 :
披萨节十年来6涨4跌 今年将如何?
-
HF RealX成功通过CertiK和MetaTrust审计,树立区块链安全新标杆
2024-12-06栏目: 7x24快讯
-
红魔币与股权NFT最新动态
2024-12-04栏目: 7x24快讯
-
HF RealX融通链成功上线,开启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新时代
2024-11-24栏目: 7x24快讯
-
Kava宣布上线Memecoin Launchpad平台HARD.fun
2024-11-22栏目: 7x24快讯
-
BingX 危機持續發酵,代理反水與使用者資產問題全面暴露
2024-11-22栏目: 7x24快讯
发表评论 已发布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