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文章的开始,良心哥先提出一个问题:

作为平台方来讲,你们认为是跟用户站在一边,还是跟深度合作伙伴们站在一边?

这个答案没有都重要的选项,只能二选一,大家在心里有个答案,然后在看完下面这个案例之后,再回头审视一下自己最初的答案是否正确。

今天要说的这个案子,是良心哥自打写公众号以来,金额最小的一个案子,但却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在几天前,有一位用户在tokenpocket(简称tp钱包)平台上通过闪兑的方式将33万多个波场兑换成usdt,但就是这么一笔简单的交易,却出了幺蛾子。

根据用户提供的证据,在tp钱包上应该兑换成9220个usdt,但是最后却只收到了9006个usdt,差了214个usdt,价值将近1400元。

 
按照兑换时的比例,波场的价值是9220个usdt,折合在64000元左右,但是却只收到了62600元的usdt,如果用户认了的话,相当于在交了千分之二的手续费之后,又交了百分之二的手续费,两者之间相差十倍。
这放在谁身上都是没法接受的。
于是用户发起了投诉,联系到了tp钱包的客服。
客服在了解具体情况之后,就联系了闪兑商,拉群处理此事。
 
在沟通群里,承兑商也很痛快的承认了是因为自己的问题,因为交易所的币池余额不够,导致推送卡了一个小时,而一个小时之后波场币价持续下跌,承兑商不愿意按照之前的价格去给用户兑付,于是就给了9006这个价格兑换。
 
而后承兑商给出的方案是:你损失了214u,我们赔给你50%,也就是107u作为补偿,这一单我们也没赚到钱。
但用户的态度也很明确:我不管你是币池里余额少了还是推送慢了,也不管是不是因为6万块钱的大单导致波场价格下跌,我当时成交的时候能兑换9220个u,现在也不需要你们全额赔付,你给170u一个整数就行。
 
其实看起来,双方都是本着解决的初心去的,但就因为这63个usdt,双方闹掰了。
20号当天差不多就聊了这些,但是到第二天的时候,承兑商有点翻脸不认人了,在20号的时候,李姓负责人说话还算客气,但是到了21号的时候,一个叫James的新对接人出现,彻底打破了双方和谈的可能。
 
 
 
 
 
一方面甩锅给去中心化交易所,说兑换时间长是正常,并且说你这6万多块钱的波场是大单,往下砸了一点也很正常。
另一方面冷嘲热讽说我们这几个人为了你这几百块钱都跟你聊了几天了,不就是给你赔钱么,你赶紧发个地址吧,不然过了今天1个u都没有。
用户依然不同意107u的赔偿方案,承兑商也很好的执行了自己的策略,在22号的时候果然1u也没赔给用户,并且在群里聊天也不回复了。
良心哥去看了一下这家叫swft的承兑商,还是有一个官方网站的。
在网站里承兑商标榜自己能实现160多种数字货币的跨链兑换,并且连接了30多家交易所可以获取到最佳兑率,现实却是承兑商因为交易所币池的余额不足卡了足足一个多小时导致没法兑换。
swft用实力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教科书般的打脸。
可能不少人会说,你都已经能赔给人家107u了,又何苦揪着最后63u不放呢,人家用户又不是让你全部赔付损失的214u。
这里边是有门道的,其实从李姓负责人前后两天说话的语气对比就能看得出来。他们算准了用户大概率不会接受107u的方案,于是出了两套方案,你要是接受,我就给你107u把事儿解决掉。你要是坚持要170u,那我干脆一毛钱也不赔给他,让他来闹吧,反正也不会因为千把块钱把事情搞的太大。
可能更重要的是,这帮人觉得自己没时间浪费在普通用户身上,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而在这件事情过程中,良心哥其实特别想说的是tp钱包客服的态度。
按说用户是因为使用tp钱包才会接触到这个承兑商,但是官方客服的态度仅仅是拉个群让双方自行解决,而且在协商无果之后也不吱声了。
这就让用户很寒心,平台如果不对商户施压,不去保障用户的利益,谁还敢在平台上进行交易?
我们这十几年经历的互联网浪潮里,没用哪一家互联网企业不在高呼用户至上,因为他们知道流量来的太难了,用户能在那么多竞品选择自己,已经是很难得的事情,恨不得要把他们当上帝伺候起来。
但是在币圈,这个逻辑不成立。
相比于可能随时倾家荡产的韭菜,平台方显然更喜欢有实力有经验的合作伙伴,毕竟铁打的镰刀流水的韭菜,韭菜割完一批还有一批,但合作愉快的伙伴们,却不是那么容易好找的。
承兑商也知道tp钱包不会因为一颗小韭菜要求自己强制赔偿,于是才敢说翻脸就翻脸,而只是作为平台客服的工作人员,也不会因为这样的事情去得罪平台的承兑商,只要这个锅不在自己头上就行了,至于用户怎么样,他不想管,也管不了。
这种情况在币圈十分常见,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经历过类似的事情,现在的币圈产品大多属于店大欺客的类型,用户权益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被忽视,最终不得不以用户认栽结束。
但是希望tp钱包能主动站出来保护你们用户的权益,作为交易一方用户不存在任何过错,无论是不是多方原因,承兑商承接了这一单,就要对这一单负责,场外商家在锁定价格之后,哪怕赔钱也不敢毁单,因为名声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
本次交易实质上就是属于swft毁单耍无赖,并且之后处理事情的态度相当恶劣,我不知道这家所谓17年就成立的承兑商是不是一路这么走过来的,但是在场外这个行当里,事情不是这么个做法,不要因为千把块钱,坏了自己的名声。
现在你们觉得平台会更偏向谁?

作者:币圈的良心

发表评论 已发布 0

还可以输入 800 个字
 
 
评论 打印